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單位:
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將《推進政府公物倉全省共用共享建設節約型機關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安徽省財政廳
??????????????????????????????????????????????????????????????2023年10月17日
推進政府公物倉全省共用共享建設節約型機關的實施意見
為全面推進政府公物倉全省共用共享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38號)、《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21〕5號)、《財政部關于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指導意見》(財資〔2022〕124號)等精神,省財政廳搭建了政府公物倉,采用“網上虛擬倉”模式運行,并在全省正式上線應用。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充分認識推進政府公物倉全省共用共享的重要意義。推進政府公物倉全省共用共享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建設節約型機關、更好節用裕民的重要舉措,是優化資源配置騰出更多財力集中辦大事的具體實踐,是推動調劑共享、盤活存量資產、提高使用效益、節約財政資金的有效途徑。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統籌協調、組織保障、政策保障等,壓實工作責任,凝聚多方力量,全力推進政府公物倉使用,建立健全政府公物倉資產調劑共享機制,推動資源有效整合、信息互聯互通,提高資產使用效益,切實管好用活國有資產,建設節約型機關,更好服務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
(二)工作原則。
1.全面覆蓋。政府公物倉應用范圍為全省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包括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群團機關和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各類事業單位。
2.應納盡納。全省各級行政事業單位低效閑置的房屋、車輛、設備、家具用具、土地等資產,全部納入政府公物倉集中管理、調配使用。
3.共用共享。創新管理理念、制度規范、激勵機制,提高資產共用共享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資產跨部門、跨地區、跨級次調劑共享。
4.厲行節約。堅持優先通過政府公物倉調劑方式配置資產,避免重復購置,強化低效閑置資產調劑共享和循環使用,解決閑置浪費問題,以存量調控增量,優化資源配置。
二、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強化入倉管理,實現“顆粒歸倉”。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實行低效閑置資產“信息線上集中+實物線下自管”的管理模式,要定期進行線上線下的資產盤點,線上及時將低效閑置資產全部納入政府公物倉,并落實線下實物管理責任,加強維護保養,確保資產“一網匯聚”、安全完整。以下資產應當納入政府公物倉管理:一是低效運轉、長期閑置和超標準配置的資產;二是經各級黨委、政府批準舉辦活動(會議)、組建臨時機構等統一配置,及接受捐贈等可循環使用的資產;三是因撤銷、合并、改制等機構變動而形成的低效閑置仍能使用的資產;四是因更新替換、辦公用房調整搬遷等低效閑置仍能使用的資產;五是其他符合公物倉管理要求的資產。
(二)加強調劑利用,推進共用共享。各地、各部門要積極運用政府公物倉推進低效閑置資產在全省范圍內調劑共享,推動在倉資產高效流動,切實盤活存量、控制增量,促進資產節約集約使用,實現資產效益最大化,降低運行成本,確保過緊日子要求落實落地。加強政府公物倉管理與資產配置管理緊密結合,嚴把資產配置“入口關”,優先通過政府公物倉調劑、借用等方式配置資產,有效節約財政資金。
(三)嚴格資產處置,規范收入管理。各地、各部門要建立在倉資產定期清理機制,避免在倉資產“二次閑置”,探索資產集中統籌、集中處置路徑,轉換方式對難以調劑的資產進行有效盤活利用,報廢處置無使用價值、達不到環保節能要求、無法繼續使用的資產,發揮資產效益,降低管理成本。資產處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稅收入和國庫集中收繳管理有關規定,及時足額上繳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四)強化激勵約束,提升管理成效。各級財政部門要建立存量資產與新增資產配置預算掛鉤機制,充分結合存量資產使用狀況審核新增資產配置預算,優化資產配置,從源頭節約財政資金。將政府公物倉使用管理情況納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和財政預算績效評價范圍,強化監督評價。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一)健全全程管理制度。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政府公物倉管理制度辦法、業務流程規范等,暢通跨部門、跨地區、跨級次資產調劑渠道,不得設置區域性、歧視性、禁止性條件,簡化優化運行流程,加強風險管控,實現政府公物倉使用管理有章可循、規范有序、職責分明、統籌有力。
(二)完善業務管理細則。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公物倉資產定期盤點、會計核算、處置利用等內部管理細則,細化政府公物倉線上操作及線下實物資產查驗、移交、賬務處理等工作流程,加強內控建設,促進政府公物倉規范化、便捷化運行。
四、落實工作責任
(一)明確職責分工。各級財政部門要強化、落實綜合監管職責,做好政府公物倉管理制度制定、流程規范、平臺優化、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等。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要按職責分工配合做好政府公物倉管理事項。各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推動本級及所屬單位用好用足政府公物倉。各單位要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發揮政府公物倉調余補缺作用。
(二)加強統籌協調。各地、各部門上下級之間,同級財政、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之間要強化統籌協調,加強政策銜接、信息交互和指導督促,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門、各單位要以政府公物倉為抓手,建立資產、財務、采購等部門協作機制,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合理控制增量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