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銅陵市統計局
2022年4月19日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的鮮明導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克難奮進,勇毅前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1165.6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兩年平均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3]增加值59.2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577.1億元,增長8%,其中工業增加值491.8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529.3億元,增長6.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7:46.1:48.2調整為5.1:49.5:45.4。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112元,比上年增加13362元。
2017-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0.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3%,提高0.1個百分點。
2017—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數[5]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5%。全市農民工共43.0萬人,其中縣域外務工35.7萬人。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8%,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9%。
2021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指 標 | 全市 |
居民消費價格(%) | 0.8 |
其中:食品煙酒 | -0.9 |
衣著 | 0.5 |
居住 | 0.2 |
生活用品及服務 | 0.7 |
交通通信 | 5.3 |
教育文化娛樂 | 2.7 |
醫療保健 | 0.4 |
其他用品及服務 | -1.4 |
新興動能不斷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1.9%,占比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增長3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35%;其中新材料產業增長35.4%。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0.0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03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37萬公頃,增加0.0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0.19萬公頃,減少0.01萬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23萬公頃,增加0.02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57.4萬噸,比上年增產2.0%;油料產量5.9萬噸,增產2.7%;棉花產量0.2萬噸,增產2.4%;蔬菜產量32.9萬噸,增產5.9%。
2021年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增速
產品名稱 | 產量(萬噸)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57.4 | 2.0 |
油料 | 5.9 | 2.7 |
? 其中:花生 | 0.2 | -15.6 |
油菜籽 | 5.7 | 3.6 |
棉花 | 0.2 | 2.4 |
茶葉 | 0.1 | 6.2 |
蔬菜 | 32.9 | 5.9 |
水果 | 3.2 | -30.3 |
年末全市生豬存欄17.2萬頭,比上年增長22.0%;全年生豬出欄26.8萬頭,增長37.2%。肉類總產量4.5萬噸,比上年增長21.0 %。禽蛋產量3.1萬噸,與上年持平。水產品產量10.7萬噸,增長2.1%。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86.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4 %。全市灌溉面積6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4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1.5%;股份制企業增長10.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8%。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6.7%,制造業增長8.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5%。分行業看,全市35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保持增長。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5.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1%;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7%;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34.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116.6億元,比上年增長7.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利潤48.3億元,下降8.6%;股份制企業90.7億元,下降1.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25.4億元,增長53.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92.9元,比上年增加1.2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8%,下降0.7個百分點。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速
產品名稱 | 單位 | 產量 | 比上年增長(%) |
電解銅 | 萬噸 | 110.0 | 4.0 |
銅材 | 萬噸 | 144.1 | -7.0 |
鋼材 | 萬噸 | 314.0 | 8.1 |
鋁材 | 萬噸 | 12.9 | 17.0 |
硫鐵礦石(折含硫35%) | 萬噸 | 178.6 | -1.2 |
硫酸(折100%) | 萬噸 | 467.6 | -1.0 |
化學肥料總計(折純) | 萬噸 | 53.4 | -25.6 |
電力電纜 | 公里 | 228696 | -57.2 |
印制電路板 | 萬平方米 | 1054.3 | 18.7 |
布 | 萬米 | 3675.7 | 4.0 |
服裝 | 萬件 | 1221.2 | 3.3 |
模具 | 套 | 392173 | 20.6 |
水泥 | 萬噸 | 1241.5 | 8.6 |
水泥熟料 | 萬噸 | 3091.5 | 1.8 |
電子元件 | 萬只 | 1624812 | 67.5 |
黃金 | 千克 | 16608 | 19.8 |
白銀 | 千克 | 632799 | 35.3 |
銅金屬含量 | 萬噸 | 5.3 | -12.2 |
大米 | 噸 | 58090 | 17.1 |
化學試劑 | 噸 | 165047 | 25.0 |
粗鋼 | 萬噸 | 313.5 | -3.8 |
鑄鐵件 | 噸 | 5890 | -30.1 |
自來水生產量 | 萬立方米 | 9945 | 21.1 |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85.7億元,比上年增長6.8 %。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399家,比上年增加98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56萬平方米,增長5.3%;房屋竣工面積260.7萬平方米,下降4.1%。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94.5億元,比上年增長7.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5.2億元,增長5.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3.9億元,增長24%;金融業增加值53.2億元,增長1.8%;房地產業增加值74.4億元,增長6.8%;其他服務業增加值216.2億元,增長5.6%。
全年鐵路旅客發送量247.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5.4%,貨物發送量54.3萬噸,下降27.6%。公路旅客運輸量341萬人,下降28.1%,貨物運輸量5658萬噸,增長9.3%。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8497.8萬噸,增長0.8%。
2021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客貨運輸量及增速
指 標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鐵路運輸 | |||
旅客發送量 | 萬人 | 247.8 | 5.4 |
貨物發送量 | 萬噸 | 54.3 | -27.6 |
公路運輸 | |||
旅客運輸量 | 萬人 | 341 | -28.1 |
旅客周轉量 | 萬人公里 | 30023 | -11.7 |
貨物運輸量 | 萬噸 | 5658 | 9.3 |
貨物周轉量 | 萬噸公里 | 316265 | 9.3 |
水路運輸 | |||
貨物運輸量 | 萬噸 | 8928 | 16.3 |
貨物周轉量 | 萬噸公里 | 4203295 | 16.4 |
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27.4萬輛,比上年增長3.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0.8萬輛,增長5.8%。到2021年末,全市等級公路5770公里、高速公路 143公里。
全年電信業務總量[6]12.1億元,比上年增長23.7%;郵政業務總量[7]3.4億元,增長6%。國內包裹快遞1326萬件,增長19.4%。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16.1萬戶,比上年減少0.4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37.9萬戶,增加3.7萬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54.4萬戶,增加3.1萬戶。
全年入境旅游人數269人次,比上年下降82.8%;國內游客1770.9萬人次,增長22%。旅游總收入138.9億元,增長30.1%,其中旅游外匯收入9.51萬美元,下降78.7%。年末全市有A級及以上旅游景點(區)21處,其中4A級景區9處。旅行社38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家。